2025年7月7日,由清华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营运车船驾驶人员适岗状态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示范”在清华大学举行成果推广交流会。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周旻,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调查统计处处长宋佳森、副处长刘剑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教授申世飞主持会议。

项目成果推广交流会现场
会上,申世飞整体介绍了项目在行业调研、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汇报了项目参与制修订的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的推进落实情况。结合项目研究形成的驾驶人员适岗状态智能监测预警系列关键技术及装备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应用前景,申世飞具体阐释了进一步推广项目成果对于降低营运车船领域事故风险、改善驾驶人员适岗状态监管手段缺失这一行业现状的积极意义和预期路径。
项目研究骨干分别围绕“两客一危”、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和客渡游船等行业细分领域,介绍了覆盖岗前职业准入、出岗状态筛查与在岗监测预警的驾驶人员适岗状态监测预警装备及系统的功能,展示了为交通运输部门研发的驾驶人员适岗状态网联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在多地行业管理部门进行应用示范时的效果,交流了结项以来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成果应用质效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讨论。

项目主要成果关系图
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对项目研究形成的丰富成果及其应用成效予以肯定,向辛勤付出的研究人员致以诚挚谢意,表示希望大家继续围绕交通安全开展深入研究,愿与项目各参与单位共同推动研究成果在行业推广应用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十五五”智慧交通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此前,“营运车船驾驶人员适岗状态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示范”项目已于5月21日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项目执行期内,交通运输部安全研究专家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何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原主任刘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原校长张来斌等专家学者在清华大学听取项目研究进展汇报并给予指导。三年来,项目合计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组织专题研讨与学术报告20余场,牵头组办了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特别兴趣会议,推动解决了行业内的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提升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营运车船领域安全水平提供了科技支撑。

项目研究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