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本科生通识课“探索未来城市:智慧、韧性与可持续”在河北雄安新区开课。由安全科学学院黄弘教授带队,2名助教和来自工物系、电子系、自动化系、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多个院系的20名本科生组成的课程团队,参观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雄安印象展览馆以及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通过实地学习,了解河北雄安新区先进城市设计理念和建设成果,筑牢专业根基。
课程师生全面领略了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的规划体系和建设发展情况。师生们首先抵达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通过游览数个环环相扣的主题展厅,深入学习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两项重要规划,全面了解了雄安新区的规划理念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孕育历程。通过实地学习,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在空间形态、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转变。

图1 师生参观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
课程师生前往雄安印象展览馆,了解雄安的历史发展及美好未来。雄安印象多元运用裸眼3D、多媒体触屏互动等数字科技,让雄安的过去、现在、未来真正“活”起来 。同学们了解了“云上一座城、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 ” 的雄安新区“三座城”规划,在 虚实互动中体验“人在画中游”的白洋淀风景秀场和城市人文记忆,领略数字赋能城市的魅力。雄安印象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不仅使师生们了解了雄安建设以来的光辉历程,还带来了极富艺术感的参观体验。

图2 师生参观雄安印象展览馆
课程师生走入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了解雄安新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秉承雄安新区“以科技为底色、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划理念,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着力打造“创新、生态、智慧、低碳”的园区特色。师生们深入了解了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城市运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前沿,认识了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环保、产业大脑、行业大模型应用等多维使用场景。师生们对雄安新区“数字之城”的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图3 师生参观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
通过课程丰富充实的参观学习活动,师生们深刻认识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论述,加深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新技术、新思想的了解。“探索未来城市:智慧、韧性与可持续”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充分揭示未来城市的发展全貌,为清华学子把握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的宗旨、主体、重心、目标提供了清晰思路。
清华大学“探索未来城市:智慧、韧性与可持续”课程从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信息平台、适应气候变化、低碳转型等多方面学习探索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介绍物联网、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课程帮助学生运用跨学科视野解决城市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赴河北雄安新区、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等现场参观、课外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了解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先进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课堂+实践”的形式强化思政教育成效。